香港屯门区中学升学率如何,想上香港学校的家长看过来吧!

屯门读书郎:当我们在谈论升学率时,究竟在谈论什么?

上周在轻铁上偶遇中学时的补习老师,她正翻着一叠印满数据的报表。”现在家长第一句就问升学率,好像数字高点学校就镀了金似的。”她苦笑着指了指窗外掠过的屯门河,”可教育哪是流水线啊。”

这话让我想起去年帮亲戚孩子选校时遇到的荒诞场景:某中学门口贴着巨幅海报,用加粗字体宣称”大学直通车升学率达92%”,而隔壁学校的家长会则散发小册子,强调”全人教育比升学数字更重要”。这种微妙的对峙,在屯门这个既传统又急速变迁的社区显得格外耐人寻味。

必须承认,屯门区某些老牌学校的升学数据确实亮眼——譬如创校四十年的谭伯羽中学,去年有超过八成毕业生获得大学录取,这个数字甚至追平部分港岛名校。但真正让我讶异的是,他们在开放日展示的却不是榜单,而是整面贴满学生社区服务照片的”公民实践墙”。教务主任当时说了句让我记到现在的话:”我们培养的是能走出屯门而不忘回望屯门的人。”

这种微妙的地方认同感或许正是关键。与港岛学校不同,屯门中学普遍存在着某种”地域补偿心态”——既然我们的学生多数来自普通家庭,那就用更接地气的方式突围。我观察过区内三所中学的课外活动安排,发现他们不约而同地开设了”屯门社区研习课”,带学生调研跨境学童问题、考察屯门至赤鱲角隧道的影响。这种培养方案看似与升学无关,却意外塑造了学生独特的申请优势。

香港屯门区中学升学率如何

不过现实总有另一面。有位在屯门任教十五年的朋友私下吐槽:”现在某些学校搞’数据化妆术’简直成风——把副学位课程包装成大学课程,将海外野鸡大学录取也计入统计。”他提到有次参加区议会教育小组会议,当场拆穿某校把职业训练局基础文凭都算进”高等教育入学率”的把戏。”后来那所学校官网的升学率悄悄从87%下调到63%,但家长哪会知道这些门道?”

说到底,屯门家长对升学率的执念,某种程度上折射出新界西地区的集体焦虑。当传统名校光环与地域弱势形成张力,数字就变成最直白的安慰剂。但我更欣赏那些敢于打破迷思的实践者——像是仁爱堂田家炳中学推出的”多元出路地图”,或是迦密唐宾南纪念中学开设的”非传统升学工作坊”,它们坦诚告诉学生:升大学不是唯一出路,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赛道。

下次再有人问我屯门哪所中学升学率高,我大概会反问:”您是想让孩子成为漂亮数字里的一分子,还是成为有温度的故事主人公?”毕竟教育这场长跑里,最动人的从来不是终点线的成绩公告板,而是沿途那些让少年人眼睛发亮的顿悟时刻。

相关新闻

联系我们

185 8905 2127

工作时间:

周一至周六,9:30-18:30,
节假日休息

微信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