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黄大仙区小学报名攻略,一起来看看吧!

黄大仙区小学报名:一场没有硝烟的家长战争

去年九月,我在黄大仙地铁站的出口看到一位母亲,她左手牵着刚满五岁的儿子,右手攥着一叠厚厚的报名材料,额头上沁着细密的汗珠。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,在香港做家长,或许从孩子踏进小学校门之前,就已经开始了一场漫长的马拉松。

说实话,我从来不相信那些所谓的”完美选校指南”。每个家庭的情况天差地别,别人的蜜糖可能是你的毒药。就拿黄大仙区来说,有人拼命想挤进那几所传统名校,但我认识的一个朋友偏偏反其道而行——他最后选择了一所不太起眼的教会学校。”至少我儿子每天能多睡半小时”,他这么跟我说的时候,眼睛里闪着狡黠的光。

报名季最让人头疼的莫过于那些看似简单却暗藏玄机的表格。我记得帮侄女填表时,在”家庭教育理念”一栏踌躇了整整一个下午。是要展现家长的学术追求?还是强调全面发展?最后我写下了”希望孩子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”,现在想来或许太过理想主义。有个在招生组做过义工的朋友私下告诉我,他们最怕看到千篇一律的”贵校是理想选择”,反而那些真诚甚至有些笨拙的表达更能打动人心。

面试环节更是耐人寻味。有些学校会刻意安排小组活动,观察孩子的互动方式。我见过太多家长提前一个月特训孩子”表现合作精神”,结果小朋友在现场像是排练过度的木偶。反倒是另一个邻居家的孩子,面试时看到有个小朋友哭鼻子,主动过去分享自己的玩具,最后意外获得了录取。这件事让我思考:我们到底在培养什么样的下一代?

香港黄大仙区小学报名攻略

说到学区房,黄大仙区的房价简直是个魔幻现实主义的注脚。我有次去看房,中介指着某个老旧屋苑的窗户说:”这个单位去年出了两个圣方济各的offer,业主立刻加价50万。”听起来像个笑话,但笑着笑着就笑不出来了。更讽刺的是,有些家长咬牙买了名校网的单位,最后却因为计分制改革徒劳无功。

最近听说教育局可能要推行新的派位制度,家长群里顿时炸开了锅。有人连夜研究新规,有人开始考虑移民,还有个妈妈苦笑着说要赶政策前怀二胎赚取”兄弟姐妹分”。看着这些魔怔的行为,我不禁想问:当我们如此焦虑地规划孩子的入学之路时,是不是反而忘记了教育的本质?

或许我们应该学学黄大仙祠里那些虔诚的香客,保持一点淡定的心态——毕竟求签问卜和申请学校一样,既要尽人事,也要听天命。最重要的是,别让孩子在这场成人主导的游戏中,过早失去对学习最本真的好奇心。

(写完这篇文章,我突然想起那个在地铁站遇到的母亲。不知道她的孩子最终去了哪所学校,但我想,只要保持那份执着与爱,无论在哪读书,孩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光。)

相关新闻

联系我们

185 8905 2127

工作时间:

周一至周六,9:30-18:30,
节假日休息

微信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