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施政报告︱教评会提议:每校至少5%教师完成人工智能基础培训
2025年9月19日即将发布的《施政报告》引发各界关注。教育评议会近日提出四项主要政策建议,重点包括全面深化数字教育及人工智能(AI)应用。其中明确倡议,每所学校应保证不少于5%的教师接受AI基础培训,并建议校方设立“数字教育主任”一职,专职制定和推动学校的数字教育政策与课程发展。
教评会于昨日召开记者会,公布了向2025年度《施政报告》提交的教育政策建议。四大方向涵盖:打造香港成为“亚洲求学之都”并保持“门常开”政策;加强国史、国学与国情教育;全面深化数字教育与人工智能融合;以及检视当前教育政策,以减轻学生课业压力。
教评会主席蔡世鸿指出,当前数字教育政策中,人工智能与STEAM教育的界限不够清晰。因此,教评会建议在STEAM教育框架中单独强化AI教育,加快推广与培训进度。总体而言,教育局应尽快制定人工智能课程框架,明确数字教育的重要性并加以推进。
在教师培训方面,蔡世鸿表示,教评会建议每校至少应有5%的教师完成每年约20至30学时的人工智能基础培训。同时,每所学校也应设立一名数字教育主任,统筹学校数字教育政策与课程规划。他还建议教育局拓展合作平台,引进外部资源与技术支持,例如举办AI主题研讨会及论坛,帮助教育界更深入了解AI应用。各类企业开发的学习软件与大数据平台,也将对教学带来实质帮助。
提议利用空置校舍改建学生宿舍,容纳非本地生
在打造香港成为“亚洲求学之都”方面,教评会会长何汉权表示,尽管香港正努力建设国际教育枢纽,但目前政策仍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阶段,中、小学招收非本地生的限制相对严格。教评会建议政府成立“跨政策局专责委员会”,建立中、小学阶段的“学生签证”制度,允许非本地学童入读香港各类政府认可的中小学校,通过缴纳额外学费方式就读,以避免占用本地学生的免费教育资源。
何汉权进一步指出,接收内地及海外学生的关键之一在于解决住宿问题。教评会建议该专责委员会通过跨部门协作,研究放宽部分学校将现有宿舍转为学生宿舍的政策,以试点形式接收少量内地及海外学生。长远来看,政府可在有空置校舍或校内空间充足的学校中,兴建区域学生宿舍,供同区内不同学校的非本地学生集中居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