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南区幼稚园升学率如何,赶紧收藏!

数字背后的焦虑:香港南区幼稚园升学率迷思

上周和一位住在黄竹坑的旧同事喝咖啡,她突然问我:”你说,我们当年读幼稚园的时候,家长会不会像现在这样,半夜睡不着觉研究各校的升学率?”她家小朋友明年要选幼稚园,这个话题显然让她焦虑不已。

说实话,我翻看过南区几所知名幼稚园的最新升学数据——圣公会幼稚园超过90%的学生能升入band1小学,维多利亚幼稚园的国际班更是几乎百分百直升名校。但这些冷冰冰的数字背后,藏着太多没被说破的故事。

我认识一个在南区开了十五年补习班的老教师,他说了个挺有意思的观点:”升学率这东西,就像餐厅的翻台率——高不一定代表好吃,可能只是客人吃得快。”某些幼稚园为了维持漂亮的升学数字,不惜劝退发展稍慢的孩子,或者专门培训应试技巧。这让我想起去年在海洋公园站遇到的一对母子,孩子大概四岁,手里拿着识字卡,母亲一脸疲惫地说”明年要考圣保禄,现在每天要认二十个生字”。

另一方面,南区有个现象挺特别——这里有不少低调但教学质量极好的小型幼稚园。它们可能没有华丽的升学数据,但老师真的用心。我朋友的孩子读赤柱一所只有三个班的幼稚园,去年八个毕业生中,有六个考进了心仪小学。校长私下说:”我们不在乎百分之几的数字,只在乎每个孩子找到适合的学校。”

香港南区幼稚园升学率如何

最让我困惑的是,家长们对升学率的执着,某种程度上掩盖了教育的本质。有次在浅水湾遛狗,听到两位家长热烈讨论某校的升学率,却没人问”孩子在那里快不快乐”。数据显示,南区幼稚园学生参加课外辅导的比例是全港最高——这难道就是我们想要的教育?

或许我们需要重新思考”升学率”这三个字。它不是赌马赔率,不是成功保证,更不该成为衡量教育价值的唯一标准。南区的家长们如果真的关心孩子教育,不妨多去看看课堂氛围,问问在校生的感受,甚至观察放学时孩子们脸上的笑容。

说到底,幼稚园只是漫长教育旅程的第一个驿站。与其纠结于那几个百分点的差异,不如想想:我们究竟希望孩子成为怎样的人?这个问题的答案,可比任何升学率数据都重要得多。

相关新闻

联系我们

185 8905 2127

工作时间:

周一至周六,9:30-18:30,
节假日休息

微信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