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考试制度发展史

2022-04-28 18:03:28

李家超宣告参加2022年的香港特首选举后,和他的前辈曾荫权一样,李家超的学历经常被放大。其实当年两人都获香港大学取录,因家庭经济问题,无奈放弃升学。

特首选举候选人李家超(黄劲璋摄)

曾荫权在1964年成功考入港大建筑学院,身为长子,为了减轻家庭负担,放弃升学而投身社会大学(路透图片)

条条大路通罗马,后来两人都在事业领域上干出成就,证明只要肯努力,自会有出头天。

看香港考试制度转变,恍如看一页香港的发展史。1949年,新中国成立,大量内地人口移居香港,有的带着资本,更多的只带着劳力,人口急增,教育学额严重不足。

1949至1961年,当时的香港政府推出小学会考。以1955年为例,约有超过3000名小六学生应考,但当中只有1000个中学名额。

刻苦耐劳

而被取录的1000人,仅成绩最优异的150名小六生可以获免费资助,即其余的850名考到中学学位的学生,需要缴交学费才得以保留学位。

至于2000名(还未计有资格升中,因各种原因辍学)的小学毕业生怎办?不必担心,五十年代中期开始,美国经济已渐渐复苏,对成衣、皮鞋、装饰品、日用品等等需求极大,香港轻工业急速发展,工厂需要大批刻苦耐劳的员工,只要年轻,肯学、肯做就找到生计了。

狮子山下,每代香港人的命运都曾因考试制度而受到影响(何泽摄)

到了1962至1977年,小学会考改为中学入学考试,学生依成绩分配学校,表现优异的一批可以升读至中五毕业的学校,其次的可以升读至中三毕业的学校。以1970年为例,该年度约有5万名考生,但能分配到学位的,只有1.5万人。

成绩最优异的尖子学生更获资助学费,其余的一律要缴交学费。不过,公立学校的学费有限,昔日一般家庭尚可负担。

由于社会渐渐富裕,部分家长有能力负担得起较高昂的学费。这时,私立中学如雨后春笋,为许多考不到中学学位,但又想继续学业的学生提供另一条升学途径。

六十年代末正值“亚洲四小龙”时代的开始,新加坡、香港、韩国和台湾利用良好又相对廉价的劳动力,成为4个发展迅速的经济体,是除日本外,亚洲地区冒起的经济火车头。

这时,香港最需要的,除了劳动工人外,还要少量技术人员。于是,一批中三毕业生力军是刚刚好。

1978至2000年,香港学业能力测验取代了中学入学考试,实施9年免费教育。即是说,所有学生都可以完成中三课程,再进行评核能否继续高中学业。而自1978年开始,大部分学生都可以完成中学课程(中五毕业)。

而小部分未能升读中四的学生,也多了许多出路,他们可以入读学费较高的私立中学,又或转到工业学院,学习一技之长,如汽车维修、地盘建筑等。

七十年代末,因内地改革开放政策,香港被称为通往内地的窗口,经济火速起飞。这时的香港属于已发展城市(developed city),工厂逐渐北移内地,而香港的人力需求亦由纯粹的劳动力,转为出入口贸易,需要培训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员工,中学毕业自此成了基本要求。

及至千禧年后,香港社会又出现改变,中产阶级形成,市民普遍富裕、适龄学童减少、多间大专院校升格为大学……香港的教育制度渐渐由精英制走到普及制。

在1963年中文大学创立之前,只有一所香港大学。考试成绩最优异的1%,才有机会入读;中大成立后,情况有改善,也只是成绩最优异的2%可以入读大学。

根据香港考试及评核局资料,以1988年为例,当年中五毕业生约为14.6万人,他们参加中学会考后,约有1.8万人可以升读预科(中六中七),1990年大学及大专院校学额加起来只有约5000个。

过时观念

直至九十年代前,仍仅限于成绩最优异的5%可以成为大学生/大专生。所以,坊间形成了大学生是天子门生的观念。

不过,这个观念在今天来说,也未免过时了。

目前香港的法定大学已超过10间,2021年的DSE考生应考人数约5万,同年的学额约1.5万,加上有其他取得学位的途径,要获得学士学位,不会太难。

回头再看六十年代投身社会的曾荫权,和七十年代的李家超,两人都是那年代裏1%的优异生。虽然,他们没有入读大学,却凭着本身的能力和努力,一样做出成绩来。


  • 香港幸福生活
  • 客服微信
  • weinxin
  • 香港幸福生活
  • 官方公众号
  • weinxin
香港幸福生活
  • 本文由 2022-04-28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 http://www.d2kn.com/jyymzx/908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