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的本地学校主要包括官立、津贴、直资、私立学校。相对于香港的国际学校,香港本地学校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和特色。
香港的本地学校有三个特点:
1、学校需要根据政府的指导方针制定课程;
2、官立和津贴学校受政府所定的校网影响,学校无权选择学生;
3、中学以考试为导向,着重应付公开考试,小学课程责比较多元化,课外活动也较多。
香港本地学校还具备两大优势:
第一,香港中学考试课程变的更加广泛,现在新高中课程的内容相对于以前更加的广泛,学生能够选修的科目也变多,能够去那面照顾到成绩最高和最低的学生,而部分本地学校的优异学生,也能做到IB课程的要求;
第二,本地学校的教学效能较高,主流学校的学生比较听话,能服从老师的指示,所以教学效率也相对较高。
另外,除了上述特色和优势,香港的本地学校同样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。首先,依赖政府资助,尤其是官立和津贴类学校,所以学校的资源会受到限制。其次,学生考试压力大,学生要跟从“334”学制,应考TSA、HKDSE、学生课程以考试为导向,所以学生会面对较大的考试压力。最后,作为香港本地主流学校,因受政府影响,学校无权自主招生,需经由教育局根据校网而派位,学生之间存在较大差异,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。
与国际学校相比,香港本地学校学生的课业压力比较大,因为相对而言,尤其是中学,本地学校更加注重学生学术水平的提高以应对香港高考,所以家长在为孩子选择学校就读时,请慎重考虑您的孩子更加适合哪类学校,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以及您本身对孩子的教育理念来选择学校。
小一入学统筹办法
“小一入学统筹办法”是香港特区政府统一管理所有官立及资助小学取录学生的一套机制。
香港总共有五百多间小学,接近九成为官立及资助小学,他们全部要使用“小一入学统筹办法”收生。只有私立、直资、及国际学校是自主收生的。简单来说,现行的机制分为“自行分配学位”及“统一派位”两个阶段。
在第一阶段“自行分配学位”,你可以不受学校网限制,为你的子女向任何一间官立或资助小学申请入学。这个阶段主要讲求“关系”及“世袭”,大约有一半学童会在这阶段获学校取录,而不获取录的要进入第二阶段申请入学。
在第二阶段“统一派位”,你决定选择学校的优先次序,让电脑根据“随机编号”分派学位,而且你可选择的学校大部分是受你的居住地区限制的。这个阶段主要讲求“选校次序的策略”及“运气”。
当然,你仍可为你的子女申请入读私立或直资小学,这类学校自行决定小一收生办法。下图简介将于2023年升读小一的学生会经历的不同途径及各个阶段。
申请步骤
1 、评估规划
模拟评估(中英数笔试+面试)
《评估报告》
升学日程规划
2 、申请材料
学生个人履历
自荐信/推荐信
申请表格撰写
3 、升学进程
直资私立学校申请及面试(9-12月)
官津第一轮自行分配(9月)
官津第二轮统一派位(1月)
派位结果公布及叩门面试(6月)
4、 面试准备
《培训方案》及阶段性跟进
香港教材及《面试常见问题》
《升小面试班》
5、录取注册
小一申请 > 中一申请 > 中小学插班
- 香港幸福生活
- 客服微信
-
- 香港幸福生活
- 官方公众号
-